close


之前有朋友問我有關瓦特頓國家公園的一些資料,因為能找到的資訊似乎不多,台灣去過的人好像也很少,我剛好在網路上看到詳細的介紹,也找了幾張我2004年遊覽時的照片,提供給你們看看囉!



 


由於瓦特頓國家公園的地理位置較偏遠,到訪的遊客可是遠比不上赫赫有名的洛磯山脈;但我覺得這裡的景色卻別有一番味道.


 


這個小鎮冬天時是會冰封起來的,居民都會離開這裡,到山下過冬,等到春天到來時,才會再回到這裡做生意~


這裡的遊客非常非常稀少,除了在博物館和遊船時等特定地點外,我看到的遊客應該五個指頭用不完


 


我當時就這麼籠罩在溫暖的陽光下坐在湖邊,手拿一杯濃郁香醇的熱咖啡,讓剛出生的小土撥鼠窩在我的腳邊取暖,這裡的湖光山色,真的可以讓你消磨一整個下午都不忍離去~


Waterton Lake









撰文.攝影/林佩君 感謝協力/加拿大旅遊局.加拿大航空.亞伯達省旅遊局


──────────────────────────────


 


  
  亞伯達省最南端,與美國緊緊相繫的加拿大瓦特頓湖國家公園,從與它相遇的第一眼開始,就被其深深迷醉。明鏡如詩的湖水映著稜角分明的山峰,像灑下魔咒般令人驚呼讚嘆,或情不自禁按下數次快門,深怕遺漏任何一個角度。美,就在此刻因深植人心而化作永恆。


  瓦特頓國家公園與南方的美國蒙大拿州冰河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兩地之界,完全沒有設下任何藩籬,兩個國家相守保護這片自然淨土,這首座跨國性的國家公園,代表的意義除了表示對這片土地的尊重之外,更重要的是彰顯與倡導國際和平。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對外宣佈將瓦特頓-冰河國家公園列為人類共有的世界遺產,加上「和平」二字,並稱瓦特頓-冰河國際和平公園 (Waterton-Glacier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


Waterton Lake



藏有亞伯達省最豐富的野生花種


  動植物相變化大當高山與平原相遇,不只在地理景觀上呈現多樣的面貌,更因起伏多變的地形間接造成溫度、溼度等的不同而產生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在瓦特頓湖國家公園,湖泊、高山、草原、森林、峽谷等等多種自然景致排列組合在這塊佔地約5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從國家公園資料上發現,亞伯達省約55﹪的野生花種可以在這裡找得到,而且有很多是屬於加拿大境內罕見的種類。豐富多元的植相勢必帶來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生活其間,山羊、大角羊、黑熊、大灰熊、胡狼等等常常不經意地出現在你眼前,我們的嚮導還說曾經在健行的時候與山貓不期而遇。想要靠近牠們,可得有耐心一點。別以為這些在公園內隨處可見的動物們習慣人類的存在,我們這群「異類」的接近,絕對會引起牠們的警戒而倉皇逃開。所以,想要拍到動物們清晰又大的影像時,千萬不要猴急,先讓牠們習慣你的存在後再慢慢靠近,否則就得靠長鏡頭來捕捉這類畫面了。




  秋天是觀察野生動物的最佳時機,很多大型動物開始自山上往平原移動,比較不需要大費周章跑到山區內尋找動物蹤跡,而且很容易在鎮區發現鹿與羊的身影。不過春天或夏天的花兒開得較為嬌豔與茂盛,希望能觀賞到花花綠綠、色彩鮮麗的瓦特頓湖國家公園,可得挑個時間去了。喜愛賞鳥的朋友,也請記得要挑春夏兩季光臨瓦特頓湖,園方建議到萊納湖(Linnet Lake)、開麥隆湖(Cameron Lake)或威斯邦步道(Wishbone Trail)逛逛,那裡的鳥況特別好。



 



 



 



 


健行、遊湖 最貼近瓦特頓的遊覽方法


  瓦特頓湖國家公園內一共有13條步道,園方依難易度做了一些區分,詳細列在「遊客導覽」裡,並包括步道的長度與所需的時間,甚至高度變化。


  有些步道分布在湖區旁的山巒之間,長度最長可達約5.6公里,打算走一趟的人不必擔心交通的問題,園區內有安排船隻提供載送服務,千萬要記得事先取得詳細的船隻接送時間,才不會發生又累又渴又餓地痴痴等待,卻看不見任何鬼影子。如果你覺得在不熟悉的狀況下前去不太妥當,不妨尋找鎮區內的健行旅遊單位,參加已經設計好的行程,安全無虞地完成心所嚮往的健行之旅。


從Prince of Wales Hotel前平台所看到的瓦特頓湖



  想認識瓦特頓湖國家公園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來一趟遊湖的行程,在上瓦特頓湖(Upper Waterton Lake)悠然自在地穿梭群峰之間。上瓦特頓湖是公園內三個主要湖泊裡佔地最大的一塊,形狀為長條形,自南亞伯達延伸到美國的蒙大拿州。因此,遊湖的路線會帶你跨過美加邊界,感受一下「偷跑」的興奮,沿途還有導覽解說,但是講的是英文。遊湖導覽的時間,並不是一年天天都有,所以要記得事先向遊客中心洽詢,免得無功而返。


遠眺威爾斯王子飯店Prince of Wales Hotel










世界遺產的產生








 

世界遺產是經由聯合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所評選而來。1972年,教科文組織所有成員國家一致通過「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協定」(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內容包括: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找出全世界符合標準的自然或文化遺產、列出瀕臨危險的世界遺產名單、籌備世界遺產基金、幫助會員國家相關維護事宜、宣揚保護世界遺產的重要性等。自此,只要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冊的人類文化遺跡或自然生態環境,皆被視為全人類共有的財產,超脫國家的限制與支配力量。


  目前世界遺產可嚴格區分為三大類,即「文化遺產」:指構造與作工方面細緻優異,並具普遍性價值的各類人文紀念性構造物、建築或遺跡,例如本文中加拿大的碎頭崖野牛獵場歷史遺跡、泰國的泰姬瑪哈陵等,共529處;「自然遺產」:在觀賞、學術研究或維護保存等方面具有普遍性價值的地形、生物或景觀的自然生態環境,例如文中的加拿大恐龍省立公園與瓦特頓湖國家公園等,共138處;「複合遺產」:兼備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條件,例如芬蘭的斯勘地納維亞半島拉普蘭地區、澳州的卡卡都國家公園等,共23處。上述的世界遺產數量,是截至去年12月的統計數字。


 


 



  台灣有原住民九族文化,北美洲則有印地安文化。約6千年前起,在北美洲廣闊的大平原之上,頭戴羽飾的印地安人成群地依附這片土地生活,每年跟著野牛(Baffalo)移動,過著自在的游牧生活。春天一近,枯黃的大地在溫暖的撫摸下,漸次吐出青嫩綠芽,野牛們脫去慵懶的神態出現在北美洲大草原上急迫地啃食著新鮮的綠草,好似想把冬天無法飽食的滿足在此刻全部補回來。這一群群逐水草而居的野牛們,自5千年前開始便成千上萬地遍佈北美洲平原,是這塊自然環境的生態主角,也是北美洲原住民生活的重要食糧。春天,是印地安原住民獵食野牛的開始。



 



印地安人不用武器與陷阱的趕獵智慧


  遵循自然法則的印地安人,獵食野牛的方法原始得令人無法想像。不是拿起武器攻擊落單的牛隻,也不是在野牛經常出沒得動線上挖個地穴陷阱,而是費盡心思耐心地等待,利用趕集的方式讓一大群牛隻自斷崖高處摔下,然後當場屠宰整理,從毛皮到骨頭,只要有用的都帶回家。


  這樣的打獵方式,大約自5700年前開始一直延續至十九世紀中。每年春秋兩季的打獵活動是族上大事,因為趕獵的結果是這一年全族人賴以維生的食物量,否則生活將無以為繼。因此,趕獵活動開始前,族人們會舉行神聖的祭典儀式,除了祈求豐收,並問神卜吉凶,尋求最佳的趕獵時機。


  印地安原住民依賴野牛維生的方式,自1874年西北皇家騎警進駐後逐漸改變。西方所謂的文明,帶來了一槍斃命的槍枝,更帶來大量萎靡人心的酒精。槍枝使得野牛群數量銳減,而酒精則削弱了印地安人原本積極面對挑戰的勇氣。1877年,堅持傳統的印地安原住民被迫移居保留區。1881年,北美洲大草原上的野牛近乎絕跡。



重回6000年後最完整的野牛趕獵現場


  位在亞伯達省南方,靠近麥克雷歐德堡市(Fort Macleod)西方約16公里遠,有一處世界保存最完整的野牛趕獵場(Buffalo Jump)-碎頭崖(Head-Smashed-In)。這塊獵場具備了所有趕獵野牛的地勢,包括:最初聚集野牛的盆地地形、往斷崖處延伸的長形並呈縮減狀的引道,到最後致命的斷崖及斷崖下方的紮營地和屠宰處理場。這獵場面積之廣,光從8公里長的引道來判斷便不難想像,而趕獵所需耗費的時間之久與體力之大便可想而知。野牛可不會聽話地朝所要求的方向移動!


  198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獵場保存地旁,設有一座5層樓的解說中心,展示印地安原住民的野牛趕獵文化,介紹內容依樓層區分為5大類,包括北美平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趕獵野牛的方式、歐洲文明衝擊促使野牛絕跡的原因、目前此處的考古研究與發現等。每層樓都立有詳實的說明牌,但如果需要專業解說人員導覽,中心亦有此項服務,另外還可安排到獵場保存地作更進一步的瞭解。


野牛碎頭崖




 



  大約7千5百萬年前,亞伯達省東部地區可不是像現在一樣緊鄰薩克其萬省,展現一片連綿不絕的大陸景觀。


  如果,有幸能搭乘時光機回到遠古時代的北美洲大陸旅行,自亞伯達省東部的旅遊路線可得重新規劃,因為你會走到世界的盡頭,面對一片汪洋大海,而回過頭再觀察陸上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樣迥異於現代,那是一個亞熱帶氣候壟罩、生命現象豐裕的地域,鳥類、爬蟲類等哺乳動物橫行,還有如電影「侏儸紀公園」裡在天上飛或地上爬的各種恐龍,活生生出現在你面前。


世界恐龍化石研究的第一現場


  時間不斷流逝,這群動物的死因眾說紛紜,但是總是魂歸西方極樂世界,而在這塊土地上留下骨骼、牙齒等化石。這些動物的遺骸先是被砂石、泥土覆蓋,隱藏在地底下數千萬年之久,後來約1萬3千年前,也就是冰河世紀末期,移動的冰河帶走地表岩層,暴露了含有化石的地層,也造就了現今亞伯達省南部的紅鹿河河谷地形(Red Deer River valley)。


  北美洲大陸上這一條被冰河刮出高低錯落、地質層理裸露的帶狀惡地形(Badlands),目前是全世界發現蘊含Late Cretaceous恐龍化石最集中的區域,並於1979年為教科文組織依其符合「表現地球發展歷史的重要階段」、「具備罕有的及最自然的地理環境與景觀」條件,而劃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現稱為恐龍省立國家公園(Dinosaur Provincial Park)。


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回到數千萬年後的今天,站在遠處靜觀這個惡地形,想在腦中描繪恐龍漫步其間的畫面還真不容易。其實,恐龍國家公園並不開放一般大眾參觀,僅供學術單位入內進行挖掘研究工作。目前恐龍國家公園內已發現多個恐龍化石,並經專業工作人員的細心挖掘與整理之下,搬移到公園北方約6公里之遙的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以最先進的設備及精心規劃的展館,重現恐龍原貌,供參訪遊客一窺萬年前的動物生態。


  泰瑞爾谷生物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之一,1995年開館,佔地1萬1千2百平方公尺,現交由亞伯達省社區發展協會(Alberta Community Development)經營。這座博物館的命名,是紀念一位地質學家喬瑟夫.伯爾.泰瑞爾先生對亞伯達省恐龍化石研究工作的貢獻。1884年,他於博物館所在的卓姆赫勒市(Drumheller)意外發現此區第一個恐龍化石,並引起國際間對此地的注意與興趣而延續至今。


  踏入泰瑞爾博物館,視線立即被館內專業的珍藏所吸引。超過35具的完整恐龍化石,放置在恐龍主館區(The Dinosaur Hall),每一具都代表約6千5百萬年的歷史,而其生動的姿勢,令人無法置信地注視這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久久不能移開。館內的設備除了實體化石展示之外,還有電腦等影音兼具的多媒體設備及1小時的錄音導覽器提供詳細解說。錄音導覽器可在櫃檯租用,可惜的是,只有英文、法文、德文和日文四種語言。另外,若是團體前來參觀,不妨事先預約專業的解說人員引領遊館。館方建議,至少要2個小時才能大體認識此館的收藏,如要完整深入遊覽,則最好撥出6個小時的時間停留。


只在夏季的體驗挖掘恐龍化石活動


  這裡的化石來源,除了博物館附近的惡地形之外,前面所提的恐龍國家公園是另一個重要來源地,而泰瑞爾博物館的田野調查場地即位在這個國家公園內。這些化石的實際採集地,雖然不開放民眾參觀,但是,渴望近距離目睹仍嵌在岩層裡的化石景象的人,別忘了參加館方7月到9月間的田野行程,將有機會親炙恐龍國家公園,實際參與挖掘工作。館方另有安排小朋友的恐龍化石營隊,5天的活動,費用約100美金上下。



The Red Rock Cany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rr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